小说题材:“回归现实”,体现人文关怀
中国小说学会会长、评论家雷达表示,2013年度的小说创作整体趋势向上,仍然延续着新世纪以来文学创作的良好势头,小说作品生动描写了大转型时代广阔的生活画面,题材多“回归现实”,传达出对人的生活状态与存在价值的整体性思考。
金宇澄是一位文学编辑,在小说界虽然知名度不高,但是他描写近半个世纪以来沪上市民生活的小说《繁花》却高居长篇小说榜首。他的作品对上海的市民生活、里弄风俗文化表现得非常机智,其精彩的对话和描写,满纸的沪语韵味,征服了很多挑剔的评委。像金宇澄这样一些实力作家和新锐作家出现在榜单上,而且排名靠前,显示出当代文学“涌动不息的活力”。
格非既是学者,又是作家,其中篇小说《隐身衣》备受文坛关注,故事发生在北京的新老城区之间,小说主人公因为姐姐要收回暂借给他的房子而陷入困窘的境地,他求助于朋友,之后遇到了一连串离奇的人和事。小说给出了现实世界和理想世界的相互碰撞和彼此渗透,既有生存的压力,又有亲情的溃败和人性的复杂。小说对现实社会和知识分子的批判,让人感觉到荒诞而残酷。格非说:“文学是对现实的超越,这个作品也多多少少反映了我对知识界整个状况的忧虑。”
作家王祥夫继去年的《真是心乱如麻》后,以小说《归来》再次位居短篇小说榜首。《归来》描写了村妇吴婆婆意外去世后,外出打工多年的儿子三小终于带着隐瞒多年的残疾身体,携妻带子回故乡葬母的场景。小说写的是乡村生活,表现了民间社会重生厚葬的文化风俗,这种仪式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民间文化观念,一种思想道德信念。生命的缺憾、生活的艰辛、隐忍的伤痛、压抑的亲情交织在一起,读来令人痛彻心扉
广大作家关注转型时代从“上层”到“底层”的生活场景和丰富多彩的命运戏剧,有些作品能进入到对生存和生命意义思索的层面。相当多的作家,其文化意识明显增强,笔触深入到不被人注意的领域。特别是中短篇小说,细致入微地表现了高科技和新媒体时代人的思想情感的微妙变化。
河北小说:发展势头旺盛,新生力量备受关注
雷达对河北的文学成就给予高度评价。他说,近年来河北文坛上涌现出一批非常有实力的青年作家,继何申、谈歌、关仁山这河北文坛的“三驾马车”之后,以胡学文、刘建东、李浩、张楚为代表的新生力量“河北四侠”创作势头旺盛,引起了全国文坛的广泛关注。李浩获得了鲁迅文学奖,胡学文和张楚也获过很多全国性文学奖,他们三人的作品都曾经入选过中国小说排行榜。这次,刘建东又凭借《羞耻之乡》荣登2013年度中篇小说榜单,显示了河北作家的创作实力。
据介绍,刘建东的《羞耻之乡》发表在《山花》(20123年第9期),小说虚构了一个以盗窃为生的村庄,并借助这个村庄“最失败的盗贼”之口,讲述故乡如何一步步沦为“羞耻之乡”,成为精神荒芜之地,主人公因“羞耻感”背井离乡,经历过灵魂的挣扎之后再次还乡,探寻道德“还乡”和精神“救赎”的可能性。评委会成员郭宝亮称,《羞耻之乡》渗透着强烈的现实人文关怀,对诚信危机凸显、道德沦丧的当今现实有深刻的反省意义。刘建东获悉自己的小说上榜后非常高兴,他说这部作品是他首次尝试“贴近现实”的题材,今后在小说创作上还是要进行不断探索和创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