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颖音乐工作室

 
   
吴颖音乐工作室 > 更多新闻 > 新闻详细  
天上那逐渐变淡的云彩和那淡淡的不甚明亮一轮圆月
时间:2013-01-14 16:18:33 
 
     原创音乐制作此时正是初夏黄昏之时,太阳已经隐没在漫天红霞之中,桔黄的霞光照在楼林之间,将林立的建筑顶部染成一片金黄,对面窗户反射着昏黄光线,射入我的眼睛,竟感觉不到丝毫的刺眼与不适。听着孩子们的嬉闹之声,我手抚书卷轻轻拍击,微微眯起双眼,享受着晚风轻轻地抚摸,任其撩拨起我的头发,衣角,我突然有了梦幻般的美妙感觉来。徐徐睁开眼,看天上那逐渐变淡的云彩和那淡淡的不甚明亮一轮圆月,感受着微风的轻拂,听着孩子们那无忧无虑的嬉笑之声,我心中不觉明朗起来。月夜在不经意间已悄悄来临。“辫辫,辫花轮,花轮名字叫小孩。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四五六,四五七,四八四九五十一……”那整齐的唱喊声和拍手声从楼下传来,竟是那般的熟悉。我不由地在心中跟着孩子们唱着这首《辫花轮》的儿歌来。孩子们围成一圈,将一只腿别在同伴的腿上,形成一个两两相交的中空外方的形状,用另一只脚站着,拍着手转圈圈,看谁最终支撑不住而摔倒。

  这熟悉的时刻撩拨着我的记忆,儿时的一些游戏画面突然在我的我记忆深处涌现出来,我仿佛又回到了我那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因为没有电,农村的生活十分平淡单调。农忙和闲暇之余大量的时光是在院坝中围坐闲聊,谈天说地,谈古论今,或者是在一起打纸牌,唱花鼓度过的。那时的生活虽然青涩,闲坐于斗室之中,手捧一本杂志正慢慢地翻看着,突然听到楼下孩子们的追逐嬉闹之声。我放下书本,走到窗前向楼下看去,只见几个小孩正在楼下那楼与楼之间的狭小空间里做着游戏。但却充满满了人情味和淡然惬意的快乐。

  有一次插秧时,猛娃向王三爷开了起了玩笑,说三爷昨晚睡了他儿媳了,王三爷回骂了一句:你个兔崽子,你媳妇在家正和你大哥在床上玩游戏呢,你还不回去看啊?骂完后,他抓起两把稀泥,悄悄绕到猛娃身后,趁其不备,将一把稀泥搪在猛娃的脸上,又将另一把稀泥塞进他的裤裆里。看着被稀泥搪成大花脸的猛娃的窘迫模样,人们“幸灾乐祸”地爆发出一阵哄笑,有人还火上浇油地喊道:“你活该,谁让你昨晚睡了王三爷的老婆了,现在人家把你裤裆里的东西给糊住,让你以后连自己的老婆也睡不成!”这时,王三爷反倒成为众人玩笑的对象了!唐二爷马上接起话头,哈哈起哄道:“那王三老婆还不急死啊,晚上守空房,那滋味可不好受啊!”张五爷哈哈一笑道:“没事,还有我呢,我可以免费代劳睡他老婆!”张五爷话还没说完,突然感到脸上一凉,一把稀泥早已糊在自己的脸上。他没注意,竟被旁边的黑麻哥给偷袭了,于是又引来一阵恶作剧地哄笑……每每夏夜月圆之时,人们吃罢晚饭,(或者不叫晚饭,那时由于生活还不富裕,好多家庭都是一日两餐,上午十一二点吃早饭,中午饭放在下午六七点吃)坐在院坝或门前的大树下聊天。

  因为没有电视,收录机,没有节目和歌曲可以欣赏,人们便会让善于唱花鼓的人唱几段花鼓,人们会静静地听,时不时地跟着唱几句。会拉二胡的人会拿出二胡,坐在人群中,拉上几段红歌,喜欢唱歌的女人会跟着二胡轻轻唱起来,起初声音不大,慢慢地唱得响亮起来。二胡和着悠扬的歌声在寂静的黄昏传的很远,从远处听来,竟像电影里卖唱的艺人正在走村蹿户地卖唱,那一份安然,惬意和自得是现在我们无法体验到的。我父亲喜欢拉二胡,我耳濡目染,也学会了一点点,慢慢地我对音乐产生了浓厚兴趣。父亲喜欢读书看报,喜欢看连环画,我也逐渐喜欢上了文学创作和美术绘画。我画了一些画,至今还有保存。我买了一些乐器,诸如吉他,小提琴、电子琴、口琴、笛子、葫芦丝、箫等等,自己瞎琢磨,竟也学会了一丁点。闲暇之余弹弹琴,吹吹笛子,却也其乐融融。而这些爱好,正源于我儿时的恬静愉悦的乡村生活。

那时,农村人好像永远都是繁忙的,他们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每到中午或下午吃饭之际,到处可以听见小孩或妇女呼喊大人或自己男人回来吃饭的声音。那一声声绵长的呼喊声被低矮的山梁反射后,发出幽幽远远的回音,犹如一根根长长的线,串起亲情,串起乡情,串起农家生活的无限温馨来……虽然许多年没有下过地,种过庄稼了,但对于那段艰苦但却愉悦恬淡的农村生活却多了几分怀念。现在的生活虽然比我儿时好了不知多少倍了,但我总感觉人们之间似乎缺少了一些温情和关怀。我们周围充斥着浓浓的金钱味道。在没有金钱做前提的情况下,遇到一些大困难想请深居在高楼之中的“邻居”来帮忙都已经不可能了。

  记得那时在家乡,每遇农忙之时,只要张口,便会请来许多乡亲前来帮忙。每逢打麦,插秧,收割谷子之时,母亲总会叫人来帮忙。乡亲们只要有空,便会满口答应的。最喜欢插秧,扳(打)谷子的场景了。十几个前来帮忙的乡亲一边忙着手上的活,一边相互开着玩笑。那些荤玩笑往往会引来一句更黄更荤的回骂和一阵哄笑。那些笑话、对骂,往往使人忍俊不禁,笑得眼泪鼻涕一大把,使人越发产生了对淡泊,恬静,不加修扮的乡村生活产生了好感和眷恋。农耕生活虽苦,但人们心中却充满了自得其乐的满足和快乐,往往一句玩笑,一个笑话,一段荤花鼓唱曲,便可消除白日耕作的疲惫。

  在夏季的月夜,大人们坐在一起聊天,讲“知情下乡”、“三线建设”、“搞社教”,讲“红卫兵”,“文化大革命”,讲“农业社”、“学大寨”。我们这些小孩都听得似懂非懂。母亲高兴之余还教我们唱一些当年她“上三线”时,部队所教的革命歌曲。好多歌曲名字我早已忘怀,但我却总能记住歌词的内容,至今还能唱上一些:“说打就打嗨!说干就干,练练手中枪,刺刀手榴弹,瞄的准来,打呀打得远,不打他反动派就不是好汉,打那个样叫他看一看!”那时没有电,就没有现在一切可以娱乐的电影电视和电子东西可供小孩们玩耍。童年的我闲下来的时候,总喜欢玩泥巴,却也玩得兴致盎然。

  

 

 

·上一篇:的生活堆集成精彩的故事,组成我们生命的全部
·下一篇:街市的霓虹相互映衬,形成亦真亦幻的美妙感觉来
 
吴颖音乐工作室 > 更多新闻 > 新闻详细

天上那逐渐变淡的云彩和那淡淡的不甚明亮一轮圆月

时间:2013-01-14 16:18:33 
     原创音乐制作此时正是初夏黄昏之时,太阳已经隐没在漫天红霞之中,桔黄的霞光照在楼林之间,将林立的建筑顶部染成一片金黄,对面窗户反射着昏黄光线,射入我的眼睛,竟感觉不到丝毫的刺眼与不适。听着孩子们的嬉闹之声,我手抚书卷轻轻拍击,微微眯起双眼,享受着晚风轻轻地抚摸,任其撩拨起我的头发,衣角,我突然有了梦幻般的美妙感觉来。徐徐睁开眼,看天上那逐渐变淡的云彩和那淡淡的不甚明亮一轮圆月,感受着微风的轻拂,听着孩子们那无忧无虑的嬉笑之声,我心中不觉明朗起来。月夜在不经意间已悄悄来临。“辫辫,辫花轮,花轮名字叫小孩。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四五六,四五七,四八四九五十一……”那整齐的唱喊声和拍手声从楼下传来,竟是那般的熟悉。我不由地在心中跟着孩子们唱着这首《辫花轮》的儿歌来。孩子们围成一圈,将一只腿别在同伴的腿上,形成一个两两相交的中空外方的形状,用另一只脚站着,拍着手转圈圈,看谁最终支撑不住而摔倒。

  这熟悉的时刻撩拨着我的记忆,儿时的一些游戏画面突然在我的我记忆深处涌现出来,我仿佛又回到了我那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因为没有电,农村的生活十分平淡单调。农忙和闲暇之余大量的时光是在院坝中围坐闲聊,谈天说地,谈古论今,或者是在一起打纸牌,唱花鼓度过的。那时的生活虽然青涩,闲坐于斗室之中,手捧一本杂志正慢慢地翻看着,突然听到楼下孩子们的追逐嬉闹之声。我放下书本,走到窗前向楼下看去,只见几个小孩正在楼下那楼与楼之间的狭小空间里做着游戏。但却充满满了人情味和淡然惬意的快乐。

  有一次插秧时,猛娃向王三爷开了起了玩笑,说三爷昨晚睡了他儿媳了,王三爷回骂了一句:你个兔崽子,你媳妇在家正和你大哥在床上玩游戏呢,你还不回去看啊?骂完后,他抓起两把稀泥,悄悄绕到猛娃身后,趁其不备,将一把稀泥搪在猛娃的脸上,又将另一把稀泥塞进他的裤裆里。看着被稀泥搪成大花脸的猛娃的窘迫模样,人们“幸灾乐祸”地爆发出一阵哄笑,有人还火上浇油地喊道:“你活该,谁让你昨晚睡了王三爷的老婆了,现在人家把你裤裆里的东西给糊住,让你以后连自己的老婆也睡不成!”这时,王三爷反倒成为众人玩笑的对象了!唐二爷马上接起话头,哈哈起哄道:“那王三老婆还不急死啊,晚上守空房,那滋味可不好受啊!”张五爷哈哈一笑道:“没事,还有我呢,我可以免费代劳睡他老婆!”张五爷话还没说完,突然感到脸上一凉,一把稀泥早已糊在自己的脸上。他没注意,竟被旁边的黑麻哥给偷袭了,于是又引来一阵恶作剧地哄笑……每每夏夜月圆之时,人们吃罢晚饭,(或者不叫晚饭,那时由于生活还不富裕,好多家庭都是一日两餐,上午十一二点吃早饭,中午饭放在下午六七点吃)坐在院坝或门前的大树下聊天。

  因为没有电视,收录机,没有节目和歌曲可以欣赏,人们便会让善于唱花鼓的人唱几段花鼓,人们会静静地听,时不时地跟着唱几句。会拉二胡的人会拿出二胡,坐在人群中,拉上几段红歌,喜欢唱歌的女人会跟着二胡轻轻唱起来,起初声音不大,慢慢地唱得响亮起来。二胡和着悠扬的歌声在寂静的黄昏传的很远,从远处听来,竟像电影里卖唱的艺人正在走村蹿户地卖唱,那一份安然,惬意和自得是现在我们无法体验到的。我父亲喜欢拉二胡,我耳濡目染,也学会了一点点,慢慢地我对音乐产生了浓厚兴趣。父亲喜欢读书看报,喜欢看连环画,我也逐渐喜欢上了文学创作和美术绘画。我画了一些画,至今还有保存。我买了一些乐器,诸如吉他,小提琴、电子琴、口琴、笛子、葫芦丝、箫等等,自己瞎琢磨,竟也学会了一丁点。闲暇之余弹弹琴,吹吹笛子,却也其乐融融。而这些爱好,正源于我儿时的恬静愉悦的乡村生活。

那时,农村人好像永远都是繁忙的,他们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每到中午或下午吃饭之际,到处可以听见小孩或妇女呼喊大人或自己男人回来吃饭的声音。那一声声绵长的呼喊声被低矮的山梁反射后,发出幽幽远远的回音,犹如一根根长长的线,串起亲情,串起乡情,串起农家生活的无限温馨来……虽然许多年没有下过地,种过庄稼了,但对于那段艰苦但却愉悦恬淡的农村生活却多了几分怀念。现在的生活虽然比我儿时好了不知多少倍了,但我总感觉人们之间似乎缺少了一些温情和关怀。我们周围充斥着浓浓的金钱味道。在没有金钱做前提的情况下,遇到一些大困难想请深居在高楼之中的“邻居”来帮忙都已经不可能了。

  记得那时在家乡,每遇农忙之时,只要张口,便会请来许多乡亲前来帮忙。每逢打麦,插秧,收割谷子之时,母亲总会叫人来帮忙。乡亲们只要有空,便会满口答应的。最喜欢插秧,扳(打)谷子的场景了。十几个前来帮忙的乡亲一边忙着手上的活,一边相互开着玩笑。那些荤玩笑往往会引来一句更黄更荤的回骂和一阵哄笑。那些笑话、对骂,往往使人忍俊不禁,笑得眼泪鼻涕一大把,使人越发产生了对淡泊,恬静,不加修扮的乡村生活产生了好感和眷恋。农耕生活虽苦,但人们心中却充满了自得其乐的满足和快乐,往往一句玩笑,一个笑话,一段荤花鼓唱曲,便可消除白日耕作的疲惫。

  在夏季的月夜,大人们坐在一起聊天,讲“知情下乡”、“三线建设”、“搞社教”,讲“红卫兵”,“文化大革命”,讲“农业社”、“学大寨”。我们这些小孩都听得似懂非懂。母亲高兴之余还教我们唱一些当年她“上三线”时,部队所教的革命歌曲。好多歌曲名字我早已忘怀,但我却总能记住歌词的内容,至今还能唱上一些:“说打就打嗨!说干就干,练练手中枪,刺刀手榴弹,瞄的准来,打呀打得远,不打他反动派就不是好汉,打那个样叫他看一看!”那时没有电,就没有现在一切可以娱乐的电影电视和电子东西可供小孩们玩耍。童年的我闲下来的时候,总喜欢玩泥巴,却也玩得兴致盎然。

  

 

 

·上一篇:的生活堆集成精彩的故事,组成我们生命的全部
·下一篇:街市的霓虹相互映衬,形成亦真亦幻的美妙感觉来
吴颖音乐工作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 音乐工作室备案证号 粤ICP备13069533号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37号 营业执照 91430100329424896X
总部地址:湖南长沙市芙蓉区万家丽中路3号15栋 邮编:410001 总机:0731-85834319 传真:0731-85834319 网站htm
吴颖音乐工作室:电话:15099855999 15099823888 E-mail:wyyygzs@126.com 音乐工作室
录音部:客服演出部:客服 代理部: 创作部:客服 制作部:客服 词作部:客服 策划部: 音乐制作
全国免费热线:4000933392
中华人民共和国 音乐工作室备案证号 粤ICP备13069533号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37号 营业执照 91430100329424896X
总部地址:湖南长沙市芙蓉区万家丽中路3号15栋 邮编:410001 总机:0731-85834319 传真:0731-85834319 网站htm
吴颖音乐工作室:电话:15099855999 15099823888 E-mail:wyyygzs@126.com 音乐工作室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添加微信

短信咨询
 
客服在线咨询
手机咨询
15099855999
全国热线
4000-933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