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七旬的作曲家徐景新在上海之春舞台,音乐工作室带着云罗协奏曲 《钢水奔流》、古琴协奏曲《大江东去》、钢琴协奏曲《一江春水》、扬琴协奏曲《春夜喜雨》、声乐随想曲《春江花月夜》、民族管弦乐队曲目《东南西北中》和二胡协奏曲《西施》六部不同风格类型的独奏、独唱、协奏曲及民族乐队行业歌曲目,以作品登台“说话”,向观众全方位展现民族管弦乐的丰富色彩和民族风韵。
徐景新曾音乐创作了80余部电影音乐作品,150余部电视剧音乐作品。这其中就有为新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难忘的战斗》《小街》《苦恼人的笑》《都市里的村庄》等进行的配乐,以及名噪海内外的电视剧《还珠格格》插曲《今天天气好晴朗》等。
从创作电影音乐开始音乐生涯的。1972年我被分配到上影厂,从纪录片、故事片到科教片,什么体裁都要写。电影音乐的创作就好像是“命题作文”,要经过出题、审查、实践、摸爬滚打、修改,这一系列的过程可以锻炼一个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时候一部电影音乐要录一个礼拜,从中可以学到许许多多的东西,比如对乐队的掌握熟悉,包括声乐广告之歌、民乐写作,都是我创作电影音乐时积累起来的。
另外,我们那个时候的电影音乐都是现场录制的,有一点问题就要对着电影画面一遍一遍地修改,而且都是大乐队伴奏,行业歌作曲家必须从头跟到尾地待在录音间里。像《妈妈留给我一首歌》在电影《小街》里重复出现三次,但三次的情绪都不一样,我就指导着郑绪岚录三次。我很感谢电影音乐,它对一个毫无实践经验的学生来说是很有好处的。现在作曲系的学生,根本没有那么多接触各种体裁音乐制作广告之歌、并能用大乐队不断实践自己想法的机会。
他不善言辞,耕耘乐坛四十年,静悄悄捧出业内叫好、观众喜听的诸多佳作。合唱《鉴真扶桑行》、合唱音画《敦煌》、管弦乐《百万雄师过长江》、交响乐音诗《四月五日》、民乐合奏《飞天》等则是其中最见功力的大型作品。电影作曲家应正视商业的“高调”四十年来您创作了很多观众耳熟能详的音乐行业歌,上世纪九十年代您又步入大型交响、民族管弦音乐的创作,您如何看待音乐伴奏制作对您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