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化的音乐节可以没有大牌明星,但一定要有真正的音乐人。 ”郭志凯说,在国外甚至有很多大牌的音乐人愿意自降身价或是不收分文来参加音乐节,因为他们非常享受其中的氛围。对于音乐人而言,参加音乐节也是一种体验和成长,他们可以听到乐迷的想法,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到自己的音乐。品牌培养:要让真乐迷成为音乐节主体。
中国音乐市场的现状来看,音乐节品牌需要有一个文化定位,并且朝着这个方向培养,观众也需要慢慢培养。业内人士一致认为,音乐节的受众不该是普通消费者,而是真正的乐迷,这样才能保证中国音乐节的品质。能吸引大量音乐人和乐迷的成熟音乐节究竟是什么样?来看看几个全球闻名、历史悠久的音乐节。
美国伍德斯托克音乐节诞生于1969年,日本富士山音乐节创办于1997年。相比这些全球闻名的成熟音乐节,中国的音乐节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郭志凯认为,目前中国的音乐节在形式上和国外已经非常接近,但是在品牌和观众方面都还需要有一段时间来培养。“我们需要对观众有一个善意的引导,告诉他们来音乐节究竟是干什么的。”
郭志凯说,现在很多观众感受不到音乐节的文化性,这和主办方的定位与引导有着直接关系。事实上,乐迷也是音乐节的主体。都有成千上万的音乐人和乐队从世界各地报名参加,因为它已经成为一个超级演出交易市场。除了歌手、乐队和相关工作人员,云集至此的还有来自全美及全球的经纪人、演出公司代表等,音乐节上的演出会成为展示和推销自己的舞台。
很多歌手和乐队都会在这个音乐节上被挖掘并签约,达成下一季的巡演计划。作为世界上唯一张扬哥特风格的音乐节,该音乐节自1990年创办以来,每年都会吸引数以万计的狂热粉丝。连续五天的音乐节期间,街道上充斥着暗黑系装扮的青年男女和哥特式音乐的夸张节奏,整个城市都显现出一种超现实主义的氛围,令人感觉似乎走进一部电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