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歌曲”的初衷是想把大家的注意力引向幕后,让人们去关注更接近音乐本质的内容。从这档节目来看,这个目标只达成了一半。“好歌曲”的确开始让大众意识到艺术创作的重要性,意识到词曲作者、录音棚能做歌曲的编曲的重要性。但是从节目呈现来看,目前节目只能帮助唱作人,而不能帮助所有作者。事实上很多来参赛的选手之前也曾经参加过各种比赛,但是显然平台和平台是不一样的,有些平台可以让人一夜成名,有些平台上即便拿了冠军也还是没什么影响力。
再说周末这次所谓的决赛,应该说从根本上违背了节目的初衷。在节目开始时,我们说要追求音乐的多元化,所以我们看到了各种中国风、摇滚、民谣、RAP、Blues等等,开眼界、长知识、增见识。但是到了最后环节,居然要在这里面选出一个第一来?说实话,不同曲风进行PK,喜欢马上又或者玲凯的更是大有人在,冠军出来了,结果大家纷纷吐口水,这对冠军难道不是一种伤害?
不过总决赛中也不乏亮点,一个是四位导师的新作亮相,主打创作牌,这跟节目的主旨是相匹配的,而且确实好看。另一个是引入合作机制,比如刘欢和张岭合作的《喝酒Blues》,虽然Bules并不是刘欢的长项,但是他们两个人在一起的合作,十足十是在玩音乐,把音乐的乐趣和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情况下,还要想着PK长短,实在是大煞风景。
就央视的影响力来说,“好歌曲”的平台高度绝无问题,但是这个节目还缺少平台的味道。什么是平台?平台就是一种价值,可以提升展示效果的价值,这意味着能登上这个平台本身就是效益。这种价值可以抑制平台的运作成本。所以,为什么不能把作品分成两个层次的选录呢?第一个层次可以沿用制作人导师制,录音棚能做歌曲的用推杆方式盲选入围作品。
怎么就不能把最后一期节目做成一个音乐欢乐汇呢?相信这张收录了其五十首经典传世佳作的专辑让我们重温这位“人民的男高音”一生光辉的艺术生涯的同时,穿过其歌声,也会让我们再度领略这位旷世男高音带给我们的音乐国度里的一切美妙,每一位曾经、或者此时被其打动的人,《五十首至尊经典》,就像是一位重逢的老友——不可错过,录音棚能做歌曲的并值得我们永远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