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音乐制作人这类“神曲”的歌词呈现扁平化特质并嵌入了网络时尚语言,句式嬉笑怒骂、浅显直白、毫不掩饰;旋律上,走复古迪斯科路线并加入了电子、民乐、新世纪音乐、复古金属等多种元素,配乐舞蹈经过精心编排而夸张幽默、简洁易学,整体的音乐效果就是让你听一两遍就能记住,因此很多“神曲”成为了广场舞大妈的至爱金曲。
有的“神曲”还吸收利用了民歌元素,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如《最炫民族风》《月亮之上》《伤不起》《套马杆》等。这些“神曲”继承了传统民歌元素的基因,在音色、节奏、音准等方面没有突破我们的欣赏底线,甚至因为杂糅了民族旋律与现代风格,而造就了一种特殊的音乐美感。
这首新“神曲”给人的感觉似乎是一首游戏之作:不讲究发音吐字,没有节奏感,没有旋律美感,歌词也不负载任何内涵。至于这首歌曲的宣传稿说“其包含了R&B、舞曲、新金属、电子音乐、英伦摇滚等多种音乐风格”, 著名音乐制作人只能理解为这是对以上所有歌曲风格的嘲弄与讽刺。因为它连音乐最基本的规矩都没有遵循,甚至能否称之为“歌曲”我都持怀疑态度。
听《我的滑板鞋》最多只能“呵呵”一笑而过,别想从中获得音乐的美感,也别指望浮躁的心灵能从中获得点滴安慰。如果想从中观察和体验作品的内涵与意义,那就更是缘木求鱼了。 去精英化是现代社会的特点和趋势。
因此,著名音乐制作人以为,不管是“草根艺人”,还是成名的文艺家,搞音乐创作,都要有基本的规矩,都要遵循基本的艺术规律,都要坚守基本的审美底线。作为“草根艺人”的庞麦郎们,不妨趁着观众的热情还在,趁机提高作品的质量和审美水准,只有这样,才能在艺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