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英伦曲式营造出一种行进感,歌曲活在当下,努力付出的主题,也是相当励志。两首激情澎湃的励志歌之后,成就王铮亮的这首《时间都去哪儿了》以一种更简洁更厚重的编曲方式重新响起,仿佛让整张唱片有了一种周而复始的完整感。歌曲的共鸣的中心情怀,他用声音将热血燃烧,用演唱将青春唱活。
与过往不同的是,萧敬腾在诠释这首歌的时候并没有使用过多的演唱技巧,他用以一种很平实的方式来传递情怀,但这并不表示没有特色,没有个性,反而会让他声音中的洒脱、奔放与不羁显得更真挚,继而为歌曲注入更多的活力与生气,最终让人感受到一股青春的激情与热血不停地在胸前翻腾、冲击以此形成巨大的共鸣。
三张专辑,李荣浩步步进阶的过程是可行的,会阻隔在大多数唱作歌手踏实前进的路上,但不改变一定被骂,改变了,即使也还有翻盘的可能性,可音乐人定要领先听者的耳朵,才能创造出刻上自己姓名的时代符号,李荣浩正顶着一些不理解的声音,在篆刻着。
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的大学》的歌词内容简单易懂,真实反映出了年轻人生活的态度与情感,既有坚不可摧的兄弟情义,也有对真爱追求的执著,最重要的是还有着满满的正能量。“摔得很痛可是也值得回味”、“幸好我们一次次爬起来不被打败”等,这些词句都能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引导。
闪烁着青春的姿态与鼓动,重燃了励志的情怀,让人不禁感叹的是青春的无畏与力量。引人深思与共鸣;《流行歌曲》大概是因为李荣浩这两年频繁往返台湾与大陆之间,有浓浓的台湾味,编曲去繁就简,旋律流畅又好听,容易成为私人的心头好;到第七首旧曲收录的《不将就》,李荣浩的“自我巩固”工作就此停止,停在一首大热金曲歌曲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