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的民歌风格的歌曲中,很多都是他自己作曲的。他的创作总是从最普通人的生活出发,讴歌时代的变化,深受老百姓的喜爱,比如《新货郎》,讲述售货员下乡的故事,郭颂创作并演唱了很多东北民歌风格的歌曲,如《乌苏里船歌》、《新货郎》、《越走越亮堂》、《串门》等。
也演唱了《瞧情郎》、《大顶子山高又高》、《月牙五更》、《王二姐思夫》等一批东北民歌。创作于1958年,当时政府号召各行各业支援农业,郭颂与另一位创作者他说人这一辈子就是认真二字,不管水平有多高,都要在自己的基础上做到最好,只有自己问良心,不能糊弄别人。老了,唱不了那么高了,可以降一个调,但不能损坏艺术质量。”
歌词里那种描述普通大众生产生活的意境,更是道出了那个被扭曲的年代大众最需要的一种境界。加上郭颂老师接地气的歌唱风格,使得这首《乌苏里船歌》一夜间唱红大江南北,唱入渴望摆脱“文革”严重干扰的百姓心田。甚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把此曲列入世界文化艺术教材。
金兆钧认为,这是值得今天的艺术家、歌唱家认真学习的。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刘和刚早在1997年就向郭颂学艺,与郭颂有很深的感情。郭颂是东北民歌的代表人物,他演唱了《新货郎》、《乌苏里船歌》、《我爱这些年轻人》、《甜透了咱心窝》等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他评价郭颂是推广东北民歌的划时代人物。
民歌风格的歌曲在音乐会的舞台上唱了出来,也改编和创作了不少东北民歌风格的歌曲。在舞台上一曲高歌的《乌苏里船歌》依稀就在耳边响起。当年这首歌给那个时代带来的美好真的是很难用语言来描述。在上小学期间受到他热爱音乐的一位老师的启迪,醉心于演唱与苦学音乐基础知识,甚至痴迷到用唱名来做算术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