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参演剧目“意大利花园———法国繁盛艺术古乐团音乐会”在森海塞尔上海音乐厅上演。这也是音乐厅最近订做的一台手工羽管键琴的首秀。为了培养新一代的古乐演唱人才,2002年,克里斯蒂在卡恩市创建了“声之花园”繁盛艺术古乐团青年声乐学院。
羽管键琴起源于中世纪末期的意大利,但随着现代钢琴的普遍应用,羽管键琴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为了让世人重新重视这一古老的乐器,世界各地的羽管键琴家们做出了很多努力。也正是基于普及古乐的初衷,上海音乐厅订制了这台纯手工打造的羽管键琴。
昨晚演出中就有6位从声乐学院选拔出来的20-28岁的青年声乐家,为上海观众带来了维瓦尔第、斯特拉德拉、契玛罗萨、亨德尔、海顿和莫扎特的经典作品。音乐会前,美国羽管键琴家、指挥家威廉·克里斯蒂介绍说,在18世纪之前,羽管键琴一直代替着现代钢琴的位置,巴洛克早期及之前的作曲家们,创作时脑子里想象的其实是羽管键琴的声音,“如果要理解那个时代作曲家的音乐情感,羽管键琴是必不可少的”。
威廉·克里斯蒂是世界古乐运动的领军人。作为光复巴洛克音乐的先锋,他将17-18世纪的法国古乐介绍给了全球观众。1979年,克里斯蒂创立了繁盛艺术古乐团,在之后的近40年里,这个乐团一路成长为巴洛克音乐的权威。
昨天,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台金色镶边、蓝色琴身、内部红色的黑白双排键的羽管键琴,在舞台上犹如一位披着蓝色丝绸的婉约女子,周身散发出典雅的光芒。音乐会上,“美人”初亮相———羽管键琴在演绎古典乐曲的时候凸显出了它的优势,声音清亮空灵,仿佛穿越时空把巴洛克时期的艺术之美带到人们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