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家谢文辉所说:“ 在这次“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云南哈尼采风过程中,我对本真的艺术创作有了更多的感悟与思考,它让我对脚下的这片土地有个更深的感情。作为作曲家,我愿意为孩子们写音乐,创作出一些富有时代感的音乐作品去陪伴一代又一代孩子们的成长,去引导他们感受中国音乐的魅力。”
交响素描《木雀舞》以小搏大,青年作曲家杨帆[微博]以在国交红河创作实践基地看到的一段哈尼族古老祭祀舞蹈《木雀舞》为灵感来源,取其音乐动机进行了配器和多声部音乐语言上的丰富变化,直接模拟了白鹇鸟嬉戏、漫步等形态和哈尼人原始崇拜的场面。
交响音画《云间》是青年作曲家黄凯然的二度亮相,描绘从晨间山雾弥漫,到宾客进村的迎宾舞;从晌午闲暇时拉拉家常到薄暮间载歌载舞的欢唱,真实再现了他4月在哈尼古村一日的所见所闻,也是哈尼族彝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写照。
管弦乐组曲《山之舞三首》是现场唯一一位云南籍作曲家张朝的作品,不同于其他作曲家单独取材哈尼族音乐元素进行创作,“高山”、“远山”、“雪山”三首舞曲分别由彝族罗作舞、滇西傈僳与滇南阿哲风格混合、滇西藏族音乐构成。
除了六首新作品,当晚的音乐会中还演出了国交关峡团长根据1984年学生时期赴云南采集民间音乐的一次印象深刻的经历而新创作的小提琴曲《彝》的修改版。此次的六位作曲家更为年轻,最小的还不到30岁。六首新作品体裁多样,有纯管弦乐队的交响序曲、交响素描、音画和组曲,也有为独奏乐器和乐队而作的带协奏性质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