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里面,就会找到各种各样的线路图,我在弹贝多芬时会想到莫扎特的一个旋律或者海顿的,经常会有这些线路。就像你在读一本书,你每次重新再看一遍时,会发现一些之前你忽略掉的细节,自然而然就会形成这样的线索。我觉得音乐不是用来给大家看:啊!这个钢琴家弹得多好!对我来说,这个好空白。
光是技术的东西,却没有故事的情节,还只不过是一堆零件。所以我觉得钢琴家弹完以后,人家觉得:他的钢琴弹得很棒!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失败。我希望观众来和走时的情感是不一样的,可以带到另外一个境界。
古典音乐难的就是它的音乐比较深,你得把自己放进去,你可以随便去看一幅名画,人家不告诉你这是一幅名画,你很有可能看不出来。告诉你它值多少钱,你就会赶紧仔细看。可是如果一幅名画完全没有名字呢?你会不会把自己放开,不用自己的经验去做判断的欣赏它呢?
这套曲目之前我没有这样搭配过,只是在上周才第一次演奏。肖邦《前奏曲》是他一生最杰出的作品,他能够把24个完全不一样的小孩儿放在一个大家庭里,然后听到的是非常有顺序的,从刚开始的好像在期待着看到一个朋友,中间有描述他跟情人在西班牙过的日子,听到当时的雨声,教堂的钟声。肖邦把这些都写在了音乐里,就是用钢琴讲故事,音乐本来就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