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学院教授、音乐有歌剧化他以黄梅戏音乐为例,说:“黄梅戏从来没有任何流派,因为其一直在变化,但传统和现代不能割裂得太厉害,不能失去戏曲的本体。”“泛剧种化”这是当下戏曲音乐存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昨日的高峰论坛,不少与会者便聚焦于此。所谓“泛剧种化”是指在地方戏发展中,出现消解剧种艺术个性、模糊剧种特征的现象。昨日,中国戏曲音乐学会会长。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音乐有歌剧化音乐系主任谢振强,中国戏曲学院客座教授、国家级非遗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朱绍玉等便表示,一个剧种的个性是其存在的价值,一个剧种如果缺乏个性、缺乏独特的艺术创造,便会失去其本身独有的光芒,也将被时代和观众。忽视剧种音乐的个性价值,其实质是对戏曲文化多样性的不珍惜。现在有些地方剧种音乐有歌剧化、大剧种化趋势,有时一出戏开演,如果不提前告知剧种,开幕曲响起,直至合唱出现,观众仍然无法辨别,与本剧种唱腔音乐成了“两张皮”,这是要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