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乐学院推出了首届“百川奖”,取“海纳百川”之意,成为青年作曲家展示才华的重要舞台。“第一次把音乐工作室创作出来的曲子,从纸面化成音响,真的很兴奋。”昨晚第一届“百川奖”获奖选手梁楠也来到比赛现场,他说最初的“百川奖”为他们提供了平台,作曲人自己去找演奏员了,这些年大赛都会请来专业的乐团演奏参赛作品。“我2015年参加比赛时,这只常驻维也纳演奏厅的乐团来到上海,演奏了我的室内乐作品音乐制作《潮汐入梦》。听说这样顶尖的乐团出场费都要几十万元,和他们合作,乐谱上的每个标号,都不能有丝毫的马虎。他们也通过实际的演奏给了我很多反馈,对我帮助很大。”当年的冠军盛萌说。这两年,因为疫情的关系,参赛作品都是由指挥家高健带领上海大地之歌室内交响乐团和上音民乐系师生演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