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贝多芬的音乐,人们不仅着迷于其丰富的音乐语汇和多样的风格变化,更会对乐曲传达的深刻思想和精神意志叹为观止。尽管贝多芬的音乐创作同文化语境和人生经历关系紧密,真正推动其创作发展的核心要素却是作曲家一生秉持的艺术使命和创新精神。如何在古典主义音乐的宏观背景上推陈出新、开辟新路,是作曲家创作实践的核心目标。
集中谱写酝酿已久的《“英雄”交响曲》,以这部鸿篇巨制宣示“英雄”时代的到来。作曲家原本打算将此曲献给拿破仑·波拿巴,后来因为拿破仑称帝而作罢,转而“隆重纪念一位伟人。”事实上,贝多芬谱写此曲并非为了某个特定人物,而是以音乐表现英雄生涯的精神。他创造性地将的发展逻辑融入古典交响套曲之中,使全曲彰显出革命时期的理想与信仰。
在音乐创作的技术层面,他扩充了每个乐章的篇幅和内容,并在和声、配器和结构处理上开时代之先河。《“英雄”交响曲》以其全面的革新特征凌驾于同时代作品之上,标志着贝多芬的“英雄”风格正式诞生。
从1802年至1815年,贝多芬处于音乐创作最为旺盛的发展阶段。更多交响曲、弦乐四重奏、钢琴奏鸣曲,以及歌剧接踵而至,令人目不暇接。人们好奇于作曲家身患耳聋后何以拥有如此强劲的创新活力,而贝多芬则以开辟新途的奋斗精神驱散大众心中的疑惑。